代码质量管理系统 Dr.Rule
一:概述
编程规则是一个容易被忽视,而实际上又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细节。源代码作为软件产品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其质量无法保证,软件产品的质量也很难保证。
Dr. Rule 独有的规则管理、自动触发式规则检查功能,为编程规则的推行提供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对于软件开发组织来说,Dr. Rule有助于编程规则真正地变成开发管理的一部分,并逐步将编程规则融入软件开发组织自己的企业文化,最终风格统一、规范、高质量的代码将成为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二:功能
制定源代码质量管理策略
Dr. Rule 提供的规则管理、规则集管理功能,可以将软件开发组织确定的源代码编写准则,明确、清晰地定义出来,并进行有条理的组织和管理,最终将组织的策略具体化为一个个的规则集;
Dr. Rule 在对于策略建立将会非常有用,因为该产品本身内置有大量的编程规则,这些规则都是业内经验的结晶,属于“即买即用”的知识。
管理策略在软件开发项目中的应用
软件组织应当明确规定,在项目的质量计划中必须明确本项目所要用到的编码规则集;
在Dr. Rule 中应当建立与实际项目对应的“工程”,并建立该工程所要应用的规则集。这确保了计划的落实;
质量计划的执行
质量计划中应该明确规定,对于本项目的编程规则检查应该在什么时候进行(比如,基于固定周期,还是基于某些事件触发—比如集成时进行,还是提交测试之前进行等);在质量计划规定的时间点,专职或者兼职的质量保证人员只需要在Dr. Rule 中“运行”该工程的检查,就可以实现在该项目中全面贯彻组织策略所规定的所有编码规则检查,并向有关人员汇报检查结果;
接受反馈,不断改进
软件组织刚开始建立的任何策略,都可能有不合理、或者不完善的部分,代码质量保证相关的部分也一样。软件开发组织中应当有专门关注过程改进的部门或者小组(通常是软件工程过程组,SEPG-Software Engineering Process Group),该部门或者小组应当积极搜集反馈,对于编码规则中的不合理部分进行删减,并增加基层人员希望加入的内容。这些工作的成果可以体现在Dr. Rule 中,表现为规则库逐步的优化、丰富,体现组织策略的规则集更加清晰、有条理,并且在组织内的适用性越来越好。
三:特色
多种语言的编程规则集中管理、方便查找,使用。Dr. Rule帮助企业建立统一的编程规则资料库,编程规则不再是零散的文档描述、或者是某些工具的设置;
中文规则描述,易于理解、应用。Dr. Rule突破检查工具、脚本的限制,支持中文的描述、告警和报告,更适合中国情况,对于非专业的质量保证人员来说更友好;
集成多种规则检查器,集规范描述文档、检查器为一体,应用更加自然。Dr. Rule 不但可以管理多种编程规则,更强大的功能是集成规则检查器,质量保证人员可以直接设定规则检查策略,并调用规则检查器对开发人员的代码进行检查;
内置多种编程规则,行业经验、专家智慧的结晶,即买即用。Dr. Rule内置了多种编程规则,包括诸多行业标准和企业经验,用户无需任何规则编写工作就能够满足常规需求;
高度可扩展性,不但编程规则可以自定义,还可以集成多种规则检查器。Dr. Rule深刻了解用户需求的多样性,除了可以使用成熟的内置规则,用户还可以任意扩充规则资料库,将自己的经验纳入规则库;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用不同的规则检查器;
独一无二的自动检查功能,集成多种配置管理系统,根据用户自定义检查策略,自动对提交的代码进行检查,并自动通知结果。
四:系统架构